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许多老年性疾病成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例如老年抑郁症。老人患上抑郁症,未必有什么特定的原因,但若他们长期受慢性疾病的折腾,再加上家庭问题的困扰,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症,而体弱多病又独居的老人更容易得病。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约有6%患上抑郁症。
然而,很多患者在病发初期并没有及时求医,一些家庭医生也没有诊断出早期抑郁症的症状,导致他们的病情恶化,甚至有自杀的倾向。抑郁症在发病初期是相当难诊断出的,因为患者经常会向医生投诉他们头部、胸口或腹部疼痛。而一些医生也只是配给他们一般止痛的药物,因此他们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可能因为服用过多药物而损害健康。
严重的抑郁症会导致病人产生自杀的念头,本地华族的自杀率就比马来族高出许多。抑郁症的初期症状,包括睡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如睡眠中断、胃口欠佳,而患者也会变得不合群,并且对平常喜欢做的事失去兴趣。当这些症状出现时,首先可向普通医生求诊,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再向心理医生寻求治疗。有80%的抑郁症患者在求医问诊后痊愈,其余的20%则需要依靠药物来控制病情。
一般情况下,若老年抑郁症患者能及时求医,痊愈的机会会相当高。一些人不愿求医的原因,是以为服用控制病情的药物会上瘾,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了协助医疗人员尽早诊断出抑郁症,心理卫生学院还需主办更多的训练课程,来帮助这些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