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早老性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有2660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会翻两番,突破1亿。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届预防痴呆国际会议上报告说,照目前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全球早老性痴呆症患者数量将达到1.06亿,即大约每85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该病。其中超过40%为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研究认为,人口稠密的亚洲地区面临的形势最为严峻。亚洲目前约有1260万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约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一半。而到2050年,预计亚洲地区的患者人数将达到6280万。
早老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一种淀粉状蛋白出现异常堆积,导致脑细胞受损,记忆力下降。目前尚无对付这一疾病的有效疗法。
美国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副主席威廉·蒂斯说,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群增长速度“令人吃惊”。伴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早老性痴呆症成为21世纪人类要应对的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什么是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是指人到了老年期,由于老化和其他原因(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部炎症、脑外伤等)引起大脑细胞的死亡,导致记忆和智力的丧失,成为痴呆病人(也可称:“老年性失智”)。因此,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其特点为起病缓慢,病程呈进行性,临床表现以记忆和智能障碍为核心症状,以严重痴呆为结局的一种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疾病。
由于本病的记忆力损害严重,影响到人的情感、思维、智能和行为等高级神经心理活动过程,导致精神活动的障碍,使人丧失理智,缺乏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犹如一个失去大脑功能的人,因此有人把本病称为“失去脑袋”的人。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世界性的灾难,千百万患病的老人,不认识自己的子女和家人,时常失踪,还不时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给家属和社会带来众多麻烦。许多世界知名人士,甚至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内,都曾饱受老年性痴呆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