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前列腺疾病,男性大都不陌生。但是很多的老人认为自己的年纪大了,就不会患有前列腺疾病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医学,常见的前列腺疾病主要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部分男性都遭遇过此症困扰。我们来看看老年人如何认识前列腺疾病,然后生活中要注意哪些方面吧!
今年83岁的何大伯十多年前遭遇烦恼:小便的次数明显增多,特别晚上频繁起夜,还经常尿湿裤子和脚面。老人听说这病与前列腺有关,以为是性病。瞒着家人自己找“老中医”看病。“老中医”告诉他,这是性病,给他开了一张长长药方,花了几千元,抓回来一大袋子中药。这中药,钱花了一大把,病情时好时坏。10天前,老汉突然排不出小便,肚子胀得像皮球一样。儿女赶紧将父亲送到广州大医院。经查,何大叔患的是前列腺增生,这是普通的泌尿科疾病,老年男性患病率70%多,根本与性病无关!做个手术,把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清除干净就行了。
对此,这是患者认识不足,误把前列腺疾病看作性病。很多患者在发现尿频、尿急时或没有性欲时,总误认为得了性病,加之滥用抗生素自我治疗,反而加重了病情的恶化。
过半受访患者用药不能坚持
记者走访还发现,不坚持治疗也是中老年人就医常见误区。有的患者吃一阵子药,排尿障碍的症状减轻就停药。在广州各大医院,记者随机访问30名泌尿疾病患者,58.76%受访者说有如此经历,没有坚持用药。
实际上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药物进行控制。重者可通过手术能很好地治愈前列腺疾病。
还有的患者以为前列腺炎跟增生是一回事。用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其实这两种疾病的性质完全不同,病因、病理各异,不存在必然联系。
前列腺疾病发病重要诱因包括:吸烟、饮酒、嗜辛辣食品、不适当性活动、久坐、受凉、疲劳等。预防前列腺疾病,需要加强自律,戒掉不良生活习惯,忌辛辣食物,避免久坐,及时清除身体其他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防止细菌从血液进入前列腺。要注意多喝水,稀释尿液,还要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防止憋尿使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
认识不足 尿失禁就医率低
我国首个大规模的泌尿外科门诊调查结果显示,45岁以上已育女性中,尿失禁发病率高达40%。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不到15%的就医率,远远低于发病人数,为什么呢?女性尿失禁的治疗误区则集中在两方面:一些患者认为年纪大了,“漏尿”难免,不必治疗;一些患者羞于启齿。例如:海珠区65岁的王阿婆5年前患上尿裤子的毛病。平时不动的情况下一切还正常,可一咳嗽、打喷嚏或干活,就会控制不住地漏尿。无奈之下,她像婴儿一样用上尿布,一用就是5年。由于隐私方面的原因,她迟迟没有去就诊。
袁松坡表示,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咳嗽一下、打个喷嚏、大笑一声、上下楼梯等,尿液都会不自主地流出。这是困扰中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有人称其为‘社交癌’,虽非致命疾病,但给人们的社会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和尴尬,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令患者无比烦恼和焦虑。
女性患上压力性尿失禁主要与怀孕生产活动有关,同时与年龄存在密切的关系。经产妇、多产妇和老年女性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人群。医学对尿失禁大有所为,通过行为训练、辅助装置、药物或手术,能使觉大多数尿失禁患者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治愈。
调查还显示,少数患者以为尿失禁是随年龄增大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事实上,不管在任何年龄,尿失禁是不正常现象,只不过,与年龄增长相关的下尿路变化使得尿失禁在老年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家中老人夜尿多是肾虚吗?前列腺增生只是生理老化?老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导致失禁等生活不能自理,你应该怎么做?最近,本报记者在荔湾、白云、番禺三区调查发现,近八成受访者以为老人夜尿多、尿失禁是肾虚,对泌尿系统疾病和治疗普通存在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