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老人
快速搜索

老年人经常散步有哪些好处?

2015年03月20日

中国有句民谚“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而且也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的原因之一就是“每天一万步”。并且在欧美的一些国家,步行锻炼也大有方兴未艾之势。此外,散步也是最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方式之一。那么,老年人经常散步有哪些好处呢?

散步的好处十分明显

长期坐着或站着工作的人,容易发生腿胀、静脉曲张和痔疮等疾病,原因是身体下部的静脉淤血,不易流回心脏。散步中,下肢肌肉加强活动,有节奏地挤压静脉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血液迅速回心有利。

身体活动少的时候,胃肠的活动也会跟着减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若饭后散步,腹部肌肉的运动对胃肠进行有效的“按摩”,会促进和改善胃肠的消化和吸收。

当人们较长时间坐着,肺的扩张会受到一定限制,影响呼吸的深度。散步时,身体挺直不弓,胳膊摆动自由,使肺的换气量大大提高。

有节奏的散步,也对人的大脑皮层造成一种单调而反复的刺激,能够促进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发展,使工作累的神经细胞得到充分休息。所以,有人也用睡前散步的方法来防治失眠。

如何散步保健作用大

那么,怎么样散步才能收到上述的保健作用呢?

正确的散步,应该是抬头挺胸,迈大步,双臂要随步行的节奏有力地前后交替摆动,路线要直。

前苏联体育科学家把步行锻炼划分为5类:

1、很慢速走:每分钟走60―70步,每小时2.5―3公里。

2、慢速走:每分钟走70―90步,时速3―4公里;

3、中速走:每分钟走90―120步,时速4―5公里;

4、快速走:每分钟走120―140步,时速5.5―6公里;

5、很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