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养生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不少老年人在生活中过分地讲究“刻板”或注重“规律”,这就有可能是一种“强迫症状”的表现。
关注养生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不少老年人在生活中过分地讲究“刻板”或注重“规律”,这就有可能是一种“强迫症状”的表现。无论是强迫性的观念还是强迫性的行为,大多都跟安全感不足有关。老年人最大的不安全感往往来自于健康问题,身体稍有不适就着急,小病怕变成大病,大病怕变成不治之症,内心总是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之中。为了缓解焦虑,就需要不断地去反复强调、核实、确认,以满足内心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尤其是那些依赖性强、自怨自艾、缺乏兴趣爱好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当然,并不是说养成一个固定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一定是强迫症。如何辨别养生是否进入强迫误区呢?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简要地判断: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在退休后才有;是否知道这种生活方式也给自己带来了苦恼,但又控制不了,继续这样做;一旦打破了原有的规律,是否有焦虑等情绪反应。如果三者回答都是肯定的,那就有可能是“强迫症”的表现,最好去看看心理医生。
此外,不管对方有没有心理问题,家属都要做到理解与宽容,不要试图去改变,更不要为此经常争吵。因为对待强迫症状有一个技巧:你把它当回事,想要去与之对抗,你就痛苦,你就成了强迫症病人;如果你不在乎它,与之和平共处,就没有多少痛苦,你就是正常人。
所以,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会使老年夫妇相互适应、扶助,“刻板”的生活方式也就没有太大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