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要上当受骗,老年朋友们可以学点医学知识,了解基本的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在面对真假莫辨的健康宣传时,不要急于决断,最好回去与家人沟通或咨询医生再做决定。
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会购买大量保健品,而其中有不少人因此被骗财。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老年人为了自己的健康而屡屡“中招”呢?
一、恐惧疾病。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难免有小病小恙或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对健康需求增多。但与此同时,由于老人消息比较闭塞,对新事物接触不多,缺乏相关的医学保健知识,很容易被夸大疾病危害或治疗效果的骗子“忽悠”。
二、贪小便宜。人往往会有较强烈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在每得到一次小便宜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满足感。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由于认知能力下降,不能做出理智的分析,一旦出现获利的诱惑如免费试用、抽奖,很容易迷失方向。
三、轻信他人。留守老人日益增多,由于子女们忙于工作而疏于问候,老人对各种“专家义诊”、“免费体验”的宣传容易放松警惕。
四、从众心理。所谓的“从众”心理,就是当有其他人在一起,看着别人怎么做,自己也会想怎么做。并且,骗子推荐的“保健品”往往无任何药物作用,但却对一些老人能起到“安慰剂效应”,即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治疗有效,从而让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于是导致其他老年人盲目跟风。
为了不要上当受骗,老年朋友们可以学点医学知识,了解基本的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在面对真假莫辨的健康宣传时,不要急于决断,最好回去与家人沟通或咨询医生再做决定。对于子女来说,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一旦老人得到关怀,就不会盲目把精神寄托于外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