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腹部是传统防治腹部疾病的常用方法,通过按摩,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除旧纳新,加速有害物质的排出,恢复肠道正常微生态环境。
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所在。全身的营养供应,均依靠位于腹部的脏腑吸收饮食中的水谷精微。因此,古代医家有“腹为万病之机,治疗万病全在腹部”之说。
按摩腹部是传统防治腹部疾病的常用方法,通过按摩,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除旧纳新,加速有害物质的排出,恢复肠道正常微生态环境。现代研究发现,按摩腹部能治疗局部的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病症,对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也有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按摩腹部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按摩腹部时,保持仰卧位,双腿弯曲进行,手法要轻柔缓和,用力适中。
1、直推胸腹可顺气:从胸部到小腹,用右手掌反复向下推摩1~2分钟,逐渐加大力度。此法有开胸顺气、消食散结的作用。
2、横摩上腹易消食:主要以左掌根发力,从左上腹向右上腹横摩,用力缓慢推挤胃部,横摩一般为1~2分钟,根据具体情况,时间可长可短,此法有健胃消食的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的老人。
3、揉肚脐助消化:左手四指并拢,用掌根按住肚脐部,按照顺时针方向揉动1~2分钟,再换右手,以同样姿势按逆时针方向揉动1~2分钟,此法可增强肠道消化吸收能力。
4、合推侧腹促排便:用两掌根着力,同时从腹部两侧后方,向肚脐部推挤1~2分钟,使腹内的肠道受到挤压,有助于增强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5、推下腹治便秘,用右手掌根:从右下腹开始,向上推至右肋,反复5~10次,有利于促进结肠蠕动,可防治便秘。
6、振颤全腹防粘连:用右手全掌捂住腹部中央,手指微屈,手掌由小到大振颤全腹1~2分钟,有刺激消化、增强肠道神经兴奋性的作用,可预防腹腔脏器粘连。
7、提抖腹壁减脂肪:用一手或两手抓起腹壁的脂肪层进行抖动,反复3~5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