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老人
快速搜索

如何预防老年性耳聋?

2015年03月20日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增大,一些老年人发生身高缩短、驼背、肌肉萎缩、视力下降等一系列身体外表衰老的现象,其中还有一些老年人听力下降,出现耳聋。资料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为30%~50%。

据学者研究,引起老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老年人因骨质增生,使听神经纤维穿过的骨性小孔和小管变得狭窄,影响了听神经传导功能;

二是人届老年,耳鼓膜张力不足,耳内听小骨传音机能减退,使声音传向内耳的强度减弱,对外界声音刺激的敏感度降低;

三是因身体机能衰退,患上内分泌功能失调或心血管疾患等,使听觉中枢蜕变,脑皮质萎缩以及耳蜗基底膜、听觉细胞和听神经老化。这些原因都导致了老年人听力下降,出现耳聋。

专家指出,老年性耳聋表现有三个特点:

随年龄增长,双耳发生慢性进行性耳聋,但发生年龄和耳聋的程度因人而异;语言识别力差,即只闻其声,不解其意。有些老年人在嘈杂环境中听话感到十分吃力,辨别他人语言更是困难;小声听不见,大声又受不了,出现“重听”。

一般地说,人到60岁左右,大约有30%的人对听高频(如4000~8000赫)尖细声产生轻度困难,到了70~80岁时,60%~70%的老人对听50~70分贝的声音也感困难。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不近噪声

医生说,噪声刺激可以使听觉器官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引起疲劳,同时,脑血管也处于痉挛状态,致使听觉器官及脑供血不足,久之,就能导致听力下降。因此,应尽可能地减少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的噪声,如不听、不玩打击乐器,听音乐、看电视及戴耳机听广播时不宜将音量放得过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