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老年人缺牙掉牙是很普遍的现象。人们都自然而然地认为:人老了,牙也会跟着掉,这是人体衰老的必然规律。可是,为什么有些老人却拥有一口整齐牢固的牙齿呢?
专家指出,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并非年龄因素或自然衰老的结果,龋齿和牙周病才是导致他们牙齿丧失的大敌。要想让牙齿延年益寿,防治这两大类疾病无疑是关键,而最根本的就是要养成口腔保健的良好习惯。
问题一:牙松了等牙掉,牙掉了也不补
医学研究证明,老年人的牙龈与牙槽骨也与全身器官一样会逐渐发生萎缩,有的甚至连牙根也会暴露出一部分来,这称为老年性萎缩。但只要牙齿与牙周组织是健康的,则这些牙齿仍可行使正常功能而不致松脱。可是,很多老年人不懂这个道理,以为牙齿松脱和掉落就好像冬天落叶一样理所当然,完全置之不理。
专家说法:不少老年人牙齿会变松或脱落主要是由不注意口腔卫生造成的,而并非自然规律。如果发生这种状况而不加重视,那么由于牙齿之间紧紧相挨,个别牙齿的松动和丧失将会导致相邻牙齿移位,时间长了,对面的牙齿也会伸长,其相邻的牙齿又会移位,最终剩余牙齿变得七歪八倒,牙周病的发生概率便大大提高。再加上牙齿松动或脱落后,往往更不被使用,于是“用进废退”,越不用的牙齿越容易藏污纳垢,越容易损坏,而另一面用得多的牙齿则会过度疲劳。
“建议牙齿松脱的老年人尽早就医。早期的牙齿松动可以通过医生处理,达到延缓、阻止松动发展的效果,有时甚至可以加固牙齿。而牙齿脱落后应及时镶牙。如果老人缺牙数在3-4个以内,邻近的牙齿又牢固,可选择镶烤瓷固定牙桥;若缺牙数较多,余留牙的状况也不够好,以选用活动假牙为合适。”
日常去除一些不良习惯也很重要,如千万不能用牙齿去咬过硬的食物,包括骨头、蟹、核桃等,因为这样容易损伤牙周膜,加快牙齿的松动,有时还会造成牙齿的崩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