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老人
快速搜索

中医心身观的特点

2015年03月20日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医心身理论的研究日益重视,这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地,它不仅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价值,而且对当前创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人生大有裨益。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医心身理论的研究日益重视,这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地,它不仅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价值,而且对当前创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人生大有裨益。

一、中医对心身关系的基本认识

1、心身关系的理论基础:天地人三才一体医学模式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要求人们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因此,中医学置人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中,以分析考察其机能状态,结合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诊断、治疗、预防等一系列医学实践活动,是医学的基本原则。人的身心活动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与制约,而心身本身也具有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中医学还认为社会环境对人之心身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求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此天地指自然,“人事”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均可涉及心身活动。

近代心身医学强调指出,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人类疾病和健康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机体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这一观点与中医学天地人三才一体观点十分吻合。

2、心身关系的本质:形神合一

中医认为,形与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形”指形体,包括脏腑组织器官等;“神”指生命机能,包括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形神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形与神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肉体(形)与精神(神)的统一体,精神活动是在全部生命机能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更为高级的机能活动,心身问题的本质就是形神合一。人的生命(神)本于父母两精(形)的结合,形神俱备乃成为人。人是形神相偕的统一体,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单独存在,形没有神的依附就徒存躯壳而已。心身医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对现代医学根深蒂固的心身分离观念和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它促使人们用整体的医学观点,去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质。

3、中医心身观的特点:心总统形神功能

人类的生命活动有两大类,即生理性活动和心理性活动,而中医学认为主导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是心心在整个人体心身活动中好像“君主”那样起到统率作用,所谓“神明”,是进行心理活动和统率全身生理机能的特殊能力。“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可见,中医心身观的主要特点是由心总统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现代心身医学的生理病理学基础是大脑皮层与内脏相关理论,内脏与神经系统都是完整机体的一部分,神经系统既能调节各器官的机能,使之联合成一个整体,它本身又依赖于机体其它部分,其中高级皮层对内脏功能的影响具有最重要的作用。中医将心作为调节心理、生理活动的最高统帅,把形、神整合成统一的整体,这是中医对心身理论的独到见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