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险事业的不断完善大大延长了人的生命过程,而对于老年人的评定标准似乎也有了新的界定。一位古稀老人被晚辈尊称“您老人家”时,居然愠然作色:“这称呼我可不高兴啰,谁说我老了!
诚然,生活中的老年人确实少见了传统印象中的老态龙钟模样,60岁健步如飞、70岁鹤发童颜、80岁精神矍铄者比比皆是。他们不甘老,不服老,老骥伏枥,雄心勃勃:或“余热无穷”要干一番事业;或“老有所为”立志写鸿篇巨作;或“永葆青春”要与小伙子比拼精采……有这样一个老人,从厂长之位退下后,不甘寂寞,不甘平庸,凭着他的精明、干练,另起炉灶,办起了一家企业。他身兼生产、采购、销售数职,风风火火地走南闯北,几年下来,拥有了私家车、别墅,正当他踌躇满志、再展宏图之时,竟在一天的凌晨因心力衰竭而猝然离世。
人老了,身体机能减退是一种自然规律。“服老是一种清醒”,应该称得上是一句警世恒言。鹤发童颜也好,“老而弥坚”也罢,充其量只是一种外像。古人云:“生活有度,人生添寿”,一个年逾六旬的老者,还像青年人那样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的透支生命,便是一种缺少自知之明的“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