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老的,老了也要顺其自然地活下去,不断寻求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幸福其本质是一样的,但也有其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我认为,“幸福老人”起码具有三个要素。 活得健康是老人幸福的基本条件,如果有饭吃不下去,有床睡不着觉,有眼看不见世界,有腿迈不出家门,整天处于被病魔的折磨之中,心存“活着遭罪”之念,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如果说人生如同一幕戏剧,那么年轻人就像戏剧的开头和高潮,老年人则是戏剧的尾声了。老人想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生活得长些、更长些,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活得快活幸福老人应该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后含笑走完人生的终点。如果把孤独、寂寞、枯燥、无助与老人相提并论,那就大错特错、不近人情了。老人也是人,由于身体的与生理的原因,不能像年轻人那样血气方刚,生龙活虎,尽情欢娱。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老人也应尽量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活得有意义 应树立“人老心不老”、“老有所为”的思想,追求“价值”和“意义”,做一个让晚辈崇尚和敬仰的老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子孙、有利于社会的益事,这样才会感到充实、有价值。 老人对幸福感悟得越透彻,心里就会越豁达、开朗,必须在思想和行为习惯上破陈除旧。 老年人心里要真正明白,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逃脱不掉,因而要笑对人生,笑对衰老,笑对死亡,一切顺其自然,要以健康为中心,开朗一点,超脱一点,潇洒一点,可以来个自我陶醉,自我陶醉比自寻烦恼强得多。这样有益于健康,有利于长寿。 老年人应该投身于大自然之中,或远或近,走出去有利于身心健康,那里有清新怡人的空气,有美丽的花草树木,有悦耳爽目的鸟鸣蝶舞,有启人心志的人文景观,经常走走看看,愉悦感油然而生,益于健康。老年人应多吃果蔬和清淡饮食,少吃油腻,更不能暴饮暴食,大吃大喝。因此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健身都要讲究科学,实事求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不能离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