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老人
快速搜索

患者家属应避免哪些护理误区

2015年06月22日

患者家属应避免哪些护理误区

近十几年来,康复医学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国外有研究报告显示,像脑卒中这样的严重致残性疾患,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90%的患者可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也降低了12%。因此,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很重要。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时经常走弯路或被误导,大凡行走的时候偏瘫侧上肢向胸部勾紧,同侧下肢在地上“划圈”的人都是未进行过康复治疗或治疗不当造成的。那么,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避免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

家庭给予患者的关爱和支持越多,患者恢复越快。

2003年,国内康复界江钟立和励建安等人报告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结果,即家庭人数成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阻碍因素。在人口多的家庭,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差,相反,在人口较少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反而恢复较好。这一现象说明,由于家庭成员多,许多日常生活活动,即使患者能做,子女也不让动手,都是他们替代完成,所以,患者在住院期间虽然也同样接受了康复治疗,但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康复意识不强,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也就较差。而在人口少的家庭,患者的许多事情只能靠自己去做,生活自理的意识相当强烈,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较高。因此,患者和其家庭成员应树立康复意识,否则,不恰当地施以和接受关爱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误区

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好、营养好,就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