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老人
快速搜索

铁剂会影响慢性肝病

2015年07月15日

铁剂会影响慢性肝病

铁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的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因此,人们常把铁剂作为营养素补充。然而,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铁剂也不例外。慢性肝病发展与肝内铁含量增加有关,低铁饮食可治疗慢性肝病。那么铁剂是怎样影响慢性肝病的呢?

一、铁剂引起肝损伤的机理

铁剂在病人体内增加,多数在肝细胞内蓄积,直接损伤肝细胞。铁剂可增加活性氧中间体的生成,这种活性氧可使脂质过氧化,并通过氧化损伤蛋白质和核酸;铁可通过减少免疫(T)细胞的生成和降低自然杀伤细胞及免疫辅助细胞的功能,降低人体抗病能力,使其失去自身保护能力,不能抵御微生物及其他对肝脏有害物的侵害。

二、铁剂影响干扰素疗效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用药,在治疗中发现有的病人疗效确切,有的病人疗效较差。以往把这种治疗成败的现象归纳为:取决于治疗病例的选择、治疗时机的掌握、治疗剂量与疗程、不良反应现象和防治等因素。目前研究证明,干扰素的疗效与肝脏铁含量相关,特别是习惯吃含铁高的动物性食物的病人,干扰素疗效较差。

三、铁增加可促发酒精性肝损伤

意大利医学报告,非转铁蛋白结合铁可能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起作用。酒精可增加肝脏氧化作用,而脂质过氧化和胶原生成可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这已是被公认的事实。血清铁含量增高的人若喝酒则更易引起肝细胞损伤,导致肝纤维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