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把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酸麻胀疼或沉重感,受寒时症状加重统称为“老寒腿”。此症状在中医属痹证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蹲立时疼痛加重,入冬后症状明显加重。
对老寒腿的治疗,西医只能行对症处理,即在关节疼痛时选用阿斯匹林或消炎痛等药物进行镇痛处理。中医在预防和治疗老寒腿时讲究辨证施治,其按摩、针灸疗法在缓解症状、恢复关节功能上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而按中医医食同源的理论,一些食物可以起到与药物相近的作用,所以不妨一试。
故名思义,有老寒腿的人特别怕冷,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些羊肉、鸡肉、猪肝、猪肚、带鱼等御寒食品。此外药酒御寒也值得提倡,在酒中适当浸泡一些枸杞、人参、茯片之类的中药,效果更理想。另外,人类畏寒与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有关。甲状腺素的形成必须有足够的碘参与。人们只要在寒冷季节适量多吃些含碘量高的海带及各种海产品,便有利于甲状腺素的合成,增加人体的产热功能,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到御寒防冻的作用。
其次,按中医的理论,老寒腿属痹证,而痹证大都是由于劳动之后,腠理疏张,汗出当风,或肾寒,或久卧湿地,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它又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在选择食疗时可作参考:
行痹:肢体表现为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以膝、踝、肘等大关节多见,或兼活动不利,初期伴有恶寒、发热症状。治法为祛风通络,散寒利湿。可选用蛇类、虫类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后饮用,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还可起到防止病变向其他关节走窜的作用,因此是作用较强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