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重视糖尿病的同时,别忘了控制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中医专家还指出,广州秋冬季气温变化大,空气干燥,而糖尿病与燥热相关,老“糖友”应注意饮食因时调整,辅助治疗。 预防有招数 沾“糖”五年以上 需常查肾功能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约达6000万,占全球糖尿病人数的1/3。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朱立群指出,目前糖尿病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细胞的衰亡仍然较难得到有效的控制。 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中医称‘消渴肾病’,又相当于传统医学水肿、尿浊、胀满等疾病。” 该病以肾虚为主,属于本虚标实之病。作为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等,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表现,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 范冠杰指出,从预防角度来说,所有糖尿病人患病超过5年以上,就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注意测量血压并做眼底检查。 尿量正常者可适当多饮水 确诊患上糖尿病肾病后,除了要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外,还要注意在尿量正常的情况下,可适当多饮水。
保持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尿量减少或水肿病人则应限制饮水量。 需要提醒的是,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选用降糖药物时要避免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尽早使用胰岛素。 此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还可在中医的指导下,用温阳活血的中药洗液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