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很多老人会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的症状。一到晚上,皮肤就会突然痒起来,洗完澡后痒得更厉害,越挠越痒、越痒越挠,常常难以入睡。这种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严重影响睡眠和身心健康。
从中医角度讲,皮肤瘙痒症的发生多与“风”相关。《诸病源候论》云:“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而引起瘙痒的“风”又有“外风”和“内风”之不同。由风热、风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郁于肌肤腠理之间而引发风疹、湿疹等所致的瘙痒称为外风。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淤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的瘙痒则属内风。
老年人的瘙痒大多属于内风,其病机是血少精枯,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风燥逗留肌肤皮肉间,气血失和而痒。所以治疗的关键是养血润燥、祛风止痒,这样才能使效果持久。具体的方药可选用地黄饮子、当归饮子加减。地黄饮子方药组成为:熟地18克、巴戟10克、山萸肉12克、石斛10克、肉苁蓉12克、熟附片4克、五味子6克、肉桂4克、云苓12克、麦冬10克、石菖蒲8克、远志9克、薄荷4克、生姜3小片、大枣5枚。当归饮子方药组成为: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黄芪30克、生何首乌15克、白蒺藜2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甘草10克。阴虚甚者选用地黄饮子,血虚重者选用当归饮子。体虚年老者,加(重)用黄芪、党参以补气;瘙痒甚者,加全蝎、地骨皮以止痒;皮肤肥厚脱屑者,加阿胶、丹参以养血活血。
生活中还要注意,洗澡不宜过勤,不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或摩擦过多,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洗澡后搽一些润肤乳液,注意滋润皮肤。有条件者还可用苦参15克、白藓皮20克、百部1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地骨皮15克、花椒10克煎水做全身熏浴,也可做牛奶浴、精油按摩等保养皮肤。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老人觉得用水温较高的水泡澡可以缓解皮肤瘙痒,其实用过热的水泡澡,虽能解一时之痒,但因为用过热的水烫洗会严重破坏皮肤表层的皮脂膜,使皮肤更加干燥,过后会加剧瘙痒。此外,饮食上要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忌饮酒,多食蔬菜、水果;着装上内衣要柔软宽松,宜穿棉织品,不宜穿毛织品及化纤纺织品;情志上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稳,晚上入眠瘙痒难忍时,不要过度抓挠,可按揉曲池、血海、风市、合谷等穴位。如果出现明显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瘙痒,则要排除神经性皮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变、胆石症、糖尿病、淋巴系统肿瘤等疾病所致的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