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老人
快速搜索

老人腹泻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三点

2015年07月29日

老人腹泻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三点

腹泻是一种由于肠胃不好造成的疾病,老年人脏器功能降低,发生腹泻病情比较重。一旦老年人吃坏东西或者是肠胃本来就已经出现了问题,老人发生急性腹泻,必须及时就医。但是老年人在使用药物的时候要注意,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老年人腹泻常见的病原菌是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空肠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还有梭状芽苞杆菌与金色葡萄球菌。老年人脏器功能降低,发生腹泻病情比较重。因此,老人发生急性腹泻,必须及时就医。

老年人患感染性腹泻时,使用抗生素要注意三点:

第一,选择敏感性抗生素。

第二,疗程不超过7~10天,不要盲目使用同一种,假如使用72小时仍没有减轻症状,应该换药。

第三,重视微生态疗法。老年人本来容易发生菌群紊乱,因此采用微生态制剂十分必要。但用抗生素时不能用微生态制剂,因为抗生素会杀死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停用后,一定要用微生态制剂。建议用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其次是乳酸杆菌。因为老年人容易菌群失调,导致发生抗菌素相关性腹泻,所以更要避免滥用抗生素。

老年人腹泻往往症状不典型,比如得了痢疾可能不像年轻人那样会发高烧,而且因为肾功能不好,脱水症状也不典型,但这不代表病情不重。因此,家属要仔细观察,仔细检查。

如果是非感染性腹泻,可以采用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疗法。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抵抗力降低,夏秋季容易患肠道疾病引起腹泻,如急性肠炎、急性菌痢等。传统观点认为,腹泻时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溃烂,应当让肠道空一空,休息1~2天,这时禁食可减轻胃肠负担。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人在腹泻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禁食会导致人体能量不足,需要分解肝糖元、脂肪、蛋白质来维持血糖浓度。老年人营养不良比较普遍,临床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老人中,20%左右患有营养不良;70岁以上的老人中,约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营养不良的人没有足够的糖、蛋白质、脂肪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浓度,当血糖低于每升3毫摩尔时,病人就会出现出虚汗、心悸、乏力、头昏、面色苍白、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反应,有的甚至还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此外,腹泻时禁食还会引起体内营养素缺乏,延缓肠道病变的修复,从而减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腹泻时不但不能禁食,还应适当补充一些营养丰富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鸡蛋面糊、豆浆、细面条、豆腐脑、大米莲子粥、小米扁豆粥、薄皮馄饨等,并应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利营养素被机体消化吸收。老人腹泻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因此,还应鼓励病人多喝淡盐开水、菜汤、米汤、绿豆汤、西瓜汁等,以补充损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促进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