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很多中老年人都感觉手脚皮肤变得干燥,甚至有许多深浅不等、长短不一的小裂口,有的还会伴有疼痛感,这都是皮肤皲裂的表现。
每到冬季,很多中老年人都感觉手脚皮肤变得干燥,甚至有许多深浅不等、长短不一的小裂口,有的还会伴有疼痛感,这都是皮肤皲裂的表现。为何皮肤皲裂“钟爱”老年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老年人本身容易缺乏水分,若体内缺乏维生素A,皮肤就会容易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皮肤的油脂膜比较薄,分泌的油脂少,难以保护皮肤,加上抵抗力低,就会出现皮肤皲裂的情况。
皮肤皲裂除了与皮肤油脂分泌少等原因外,还与生活习惯有关。如经常接触洗洁精、肥皂、洗衣粉等化学品,会把皮肤表面的油脂洗下来,加重皮肤的干燥。因此,要预防皮肤皲裂,少用清洁剂很关键。
皮肤病作祟也会皮肤皲裂
由于皮肤皲裂在冬季常见,很多老年人虽然备受困扰,但大多认为是小事,心想忍忍就过去了。皮肤皲裂除了是单纯皮肤干燥引起,还会是一些皮肤病的表现,如慢性湿疹、角化性的皮癣等。那怎样区分是单纯气候干燥引起的皮肤皲裂还是皮肤病引起的问题呢?
皮肤病引起的皲裂,如湿疹,患者往往有湿疹的病史,早期可能是手脚出现水泡、皮肤痒等表现;若是手足癣引起的,早期可查到有真菌。皮肤疾病引起的皮肤皲裂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往往大于3周。
若单纯是气候干燥引起的皮肤问题,会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或是在使用了洗洁精等刺激性化学物品后出现。这时涂抹一些凡士林等润肤霜后,裂口往往会在2~3周内愈合。
皮肤皲裂的早期表现为皮肤破损、干燥,若涂抹润肤霜之后症状没有改善,继而出现裂纹、疼痛感等,有可能是皮肤疾病引起的问题,最好能到皮肤科诊治。
预防皮肤皲裂要保湿、保暖
要想摆脱皮肤皲裂的困扰,就得提前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到冬季,老年人可适当喝点滋润的汤水,如用沙参、玉竹煲汤,或者喝蜂蜜水,给皮肤保湿。
皮肤除了要保湿外,做好皮肤的保暖也很重要。因为如果皮肤受冷了,发生皲裂的几率也会随之增高。
冬天洗澡不能“贪”暖,水温不宜太热,建议在40度左右。洗澡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较为适宜。在洗浴过后,一定要涂抹橄榄油,维生素E等润肤霜,及时滋润皮肤。
此外,皮肤有裂开口或有血渗出,是不能泡热水的。如果出现了轻微皮肤皲裂的情况,可用中药局部浸泡,如用明矾和地肤子泡手和脚等。
最后,若皮肤皲裂疼痛明显、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有可能是皮肤病引起,建议到皮肤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