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南宁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83.16万,占全市人口的12.17%,且以每年2万人左右的趋势递增。这些老人中,有近四成是空巢老人。为了排解孤独和寂寞,其中不少空巢老人选择了饲养宠物相伴,并不同程度患上了宠物依赖症。这“症”虽然不是病,但却让不少空巢老人为之操透了心、伤了身。
“这是典型的"宠物依赖症"的表现。”南宁市冯专家立即一语道破。他说,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这几年,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们逐步成家、出外求学,靠养宠物来排解寂寞的“空巢户”越来越多。在冯专家的宠物诊所里,宠物主人因为找不到宠物或是因为宠物生病、宠物老死,而伤心、生病,甚至当场嚎啕大哭的场景时有发生。
冯专家回忆说,去年,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多次抱着他的“斗牛”犬来治疗,这只斗牛犬当时已经13岁,相当于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冯专家一检查发现,这只老狗患了肿瘤,没法根治。于是,他好心建议老人放弃。但没想到的是,这位老人后来竟然花了近万元,将狗带到广州,给狗动手术。后来,那只狗病死了,这位老人变得神情恍惚,几近晕倒。
据了解,宠物依赖症是指部分宠物主人因为内心空虚、寂寞等原因,将感情过多倾注到所饲养的宠物身上的一种“代偿行为”。有关专家指出,因为饲养宠物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或者因为饲养宠物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更有甚者,一旦离开了宠物就会出现抑郁、忧郁,甚至自杀的念头,这些都是宠物依赖症的表现。据有关人士估计,南宁市约有7%的宠物饲养者不同程度患有宠物依赖症,这类人群以空巢老人为主。
在谈到宠物依赖症时,现年75岁的离休干部刘老伯说,老年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也想找个能倾诉、能说话的对象,但儿女们大都在忙自己的事,无法时刻待在身边,于是,不少老人只能将交流和倾诉的欲望转移到自家宠物的身上。对像他这样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对宠物的依赖,与其说是一种依赖症,还不如说是一种寂寞。
摆脱依赖,子女、社会有责任
就部分空巢老人过分依赖宠物这种现象,中华行为医学会全国常委广西分会副会长、心理学王教授分析说,中国目前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与此相关的“老年人问题”“空巢户问题”将成为一系列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