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老人
快速搜索

年迈的父母再婚要宽容对待

2015年03月20日

咨询中遇到老人再婚问题,几乎都是儿女们对于父母的再婚态度以及他们财产的归宿问题,儿女和丧偶的父母亲往往很难达成一致意见,从而使得再婚的老人的婚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受着子女的支配。俗言说的好:“满堂的儿女不如半路的夫妻”。父母的家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却不是父母的家。我们再孝顺,不能填补老人丧偶后的孤苦。。。。。。

父亲和母亲同龄,结婚时,年方十四。父亲婚后上的中师,工作一年,之后又去读了大学。母亲总共生了八个孩子,我是他们夫妇的第七个孩子。我出生时,父亲已经四十多岁了。小时候,我睡着了,父亲才回来;我醒了,父亲已走了。母亲对于父亲一直是崇爱有加,有时她也抱怨父亲,比如:她说我给你爸做两件上衣穿,他送人一件,还是只有一件衣服,连个换的也没有,唉,他这个人!语气里满是怜爱。过一段时间,她又拖着病身子,给老爸又织出布来做了一件,老爸高兴地穿上去,那件旧的又送了人。母亲知道那些人几代都没得一件象样的衣服穿,送他们衣服,她对父亲只是责怪几句,长“唉”一声做罢。

年过五十,父亲病休时,日日与母亲一前一后出入家门,一起下田地里劳作。母亲和我说,你爸从小没干过什么农活,一学还做得挺好的。干一天活下来,母亲总会给父亲开点小灶:摊个鸡蛋,炸个麻页,烙张饼,总之,要犒赏一下父亲。父亲爱干净,总是把家里的地面扫得干净,把床整得整齐。父亲爱做菜,也爱种菜。我们农家的大院里,开有四分地的小菜园,那里面一年四季都有着青青的菜,菜畦旁有着月季、牵牛、鸡冠、大丽十多种花,窗前,墙角挺立着一丛丛青翠欲滴的竹子。母亲不认字,她很以上过大学的父亲为荣,而且父亲是吃公家饭的,这些都让她感到很知足。母亲的娘家是地主,大家之女,规矩颇多。父亲家里早年也是家有数千亩良田的一方豪族,因读书受新思想影响颇多,行事多与母亲不同,但他们不见有多少冲突。母亲总是极力维护父亲在家里的位置,父亲总是在儿女们中间自由自在,没有多少家长的架子。他们也吵架,但吵过后,总觉得母亲更依恋父亲了,父亲也更知道照顾母亲了。

总觉得父母就是我们的父母,不觉得他们是他们的夫妻。

六十岁后,儿女们或成家,或择业离家,在空巢的家里,父母亲却进入恋爱期,日日形影不离。母亲学会骑自行车,两人一人辆自行车,出入成对成双,羡慕了不少人。六十五岁后,父母进入热恋期,一日不见,相互无限挂牵,无论身在何处,第二日必定忙忙归家。在我的记忆里,父母亲总是在一张床上睡,第二天天没亮呢,总能听到他们互相说做的梦,然后,必定是父亲加上一句,***,你的脚又放在我嘴边。母亲听了便无声而笑。这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温馨。

父母亲六十七岁那年正月,母亲突然心梗去世。

此后,每每夜里床上不见了父亲,只管寻到母亲坟前,父亲一准趴在母亲坟上。

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们兄妹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怎么样让老爸开心起来,让老爸晚年幸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