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老人
快速搜索

如何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

2015年03月20日

我国的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许多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例如冠心病。冠心病需要长期终身治疗,多数病人有不同的心理障碍。冠心病的发生、治疗和预后与诸多的心理因素有关。不良的情绪反应易导致病人病情加重,所以护士在护理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治疗及时的心理干预,改善心理状态,使冠心病病人的治疗康复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心理分析

1.1焦虑心理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差,患病后住进陌生的医院,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难以适应,病人性格变的脆弱,心情不定,情绪低落。由于病人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受疾病限制,需要他人照顾,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认为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而产生悲观、失望、自卑心理。

1.2恐惧心理老年人由于年老多病,加之对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性质不了解,容易自我扩大疾病的严重性和受死亡的成胁,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1.3敏感心理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过度注重自感变化,对治疗方案及医护人员的言行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度敏感,过喜、过悲、过虑、过怒等均可导致情绪波动及病情变化。

1.4固执心理老年人平时性格同执,病后更是坚持己见,漫长的病程导致他们易发怒,埋怨家人照顾不周,对医生护士不满意,喜欢别人恭敬服从,希望得到子女的关怀,也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同情陪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