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老人
快速搜索

上海进入老年化城市 老年人心理健康意义深远

2015年03月20日

王立义特别指出,老年人要有愉快的心情,要做情绪的主人,加强自我积极暗示,克服消极暗示。王立义还告诫老年人要“处病不惊”:“不要胡思乱想,除了必须住院治疗的疾病之外,我个人认为,尽可能的在家里治疗和调养。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7日报道:上海进入了老年化的城市。世界卫生组织上海虹口区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发展合作中心主任王立义在今天举行的健康讲坛上指出,老年朋友的生理健康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心理健康问题。

当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老年占到城市的14%左右,这个城市就会进入到老龄化城市。2009年底,上海的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到了全市人口的22.5%。据预计,再过五年,上海60岁以上的老人将突破400万。老年人的健康对上海、对整个社会、家庭,有它非常重要的意义。王立义表示,“我们希望老年人能够更加的健康,我认为真正的健康,来源于正确的关注。”

说起健康,不少老年人更关注的是身体的锻炼,追求身体的健康,因此每年体检的时候,指标都非常漂亮。“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们更要关注我们的心理锻炼和心理健康。为什么?因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和互相影响。”王立义解释说,“如果你生一次气,就相当于你参加3000米的长跑,生气后会产生大量有毒的成份。所以说生理健康和心理的关系是非常密切。”

那么,有没有一些可以促进老年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方法呢?王立义与嘉宾们分享了自己的建议。他表示,老年人首先要注意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加强自我的调节,创造愉快的心情。另外,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要节律化,对自己决不姑息迁就。在学习和工作上,要做一些和学一些自己乐意做而又有数质量的事情。在老年的学习和工作中间体验人生的价值,愉快是否紧张得活动可以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王立义特别指出,老年人要有愉快的心情,要做情绪的主人,加强自我积极暗示,克服消极暗示。此外,老年人还要尽量要做到家庭和美,心理相容,和家人多多沟通,同时要重建新的人际关系,结实新朋友,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另外,很多老年人看书读报、养花、养鱼,聊天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琐事,或者说我们人之常情,但是他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大的。”

王立义还告诫老年人要“处病不惊”:“不要胡思乱想,除了必须住院治疗的疾病之外,我个人认为,尽可能的在家里治疗和调养。”

王立义最后建议老年人学点心理健康知识,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把脉,还能再有必要的时候兼顾家人,服务社会,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