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人不能不服老。然而,生活中有的人反其道而行。一老友退休后不甘寂寞,办起了养牛场,从喂养到挤奶到销售全由自己操办。去年夏季他不堪重负,胃出血昏迷,险些丧命。一位七旬老者去泰国旅游,在芭堤雅执意参加水上运动,腾空后身体失去平衡落水,经抢救保住性命,但后边的行程无法参加。有些老年人明知自己身患多种疾病,每天打麻将、甩扑克,无休止地玩。因体力透支而发生意外,实在是得不偿失。 人体如同一部持续运转的机器。人进入老年期,身体尽管看上去健康,但各种生理机能已经衰退。身体的各个“部件”很容易因磨损而出故障。老人精神上可以不服老,但身体上则不能不服老。老年犹如一出大戏已接近尾声,硬撑着,过高估计自己身体的“实力”,只能自讨苦吃。所以,人老了应该保持清醒,保持理智,应该追求一种成熟的智慧的美,努力让自己步入宁静、平和的境界。 步入老年期,认老、服老是一种豁达与风范。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一生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他能活到74岁,与他所谓“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精神慰藉分不开。唐代文学家韩愈也曾有诗云:“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其意是说,人到了老年怎能还把自己当成最好的马,能力已经弱了就应该慎重考虑前面的路途。老来持重不逞能是一种理性选择,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一种人生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