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提及哪位老人住进养老院,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位老人的儿女一定不够孝顺,是嫌弃老人了。如今,这种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8月初,大洋网就老人入住养老院的话题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10日,记者在网上看到,关于“将父母交给老人院是否不孝”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看具体情况,会尊重老人的意愿”的人占到了六成半;其次选择“不会,养老院或许更适合他们”占了二成多;而选择“是的,没有好好照顾他们”的人只有一成多。 “养老院是我第二个家” 对“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送父母到老人院?”的问题,有近五成的人表示父母希望去,才会送父母去。有四成的人选择“自己无暇照顾会送父母去养老院”。选择“绝对不会这样做”的人仅不到一成。 62岁的曲老太已在哈尔滨市第一老年公寓入住半年多了,“母亲在这儿我在外地也放心了!”老人的儿子说。老伴去世后,曲老太和儿子住在一起。儿子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出差,他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觉得还是让母亲去养老院比较好,毕竟在那里,有专业的人员照顾起居,生病时可随时治疗,许多老人在一起也不会寂寞。于是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他将母亲送进了老年公寓。曲老太对老年公寓的生活非常满意,她说:“我已经把养老院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了。” 不要忘记“精神关怀” 在“你多长时间到老人院看望一次父母?”的问题的调查中,有七成半的人选择每周看望一次,半个月看望一次的仅占一成多。 黑龙江省老年问题专家金增林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养老形式的多样化,孝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对老人的孝敬从温饱层向精神领域转移,不仅让其老有所养,更让其老有所乐。现如今,在养老院养老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其实,子女只要孝顺,老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此外,金增林表示,一般情况下,由以下几点可看出送老人进养老院的儿女是否孝顺:一是老人的心态,老人愿不愿意去养老院;二是子女的心理,子女送老人进养老院为自己摆脱累赘,还是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三是子女是否能做到在精神上关怀老人:是否以为老人住进养老院就没事了,是否能经常探望老人,让老人感受到亲人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