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位于面部最突出的位置,除了参与面貌的构成之外,还具有呼吸通气、发声共鸣和嗅觉功能。有些人认为嗅觉功能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所以常忽略嗅觉保健。
人体有1000万个嗅细胞
人为何会有嗅觉呢?嗅觉是化学刺激(嗅质)作用于嗅上皮(嗅黏膜)所引起的气味感觉。嗅区位于鼻腔顶,即上鼻甲内侧面和与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小部分可延伸至中鼻甲内侧面和与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此处嗅区黏膜约10平方厘米,内含大量的嗅腺。吸气时,空气中含气味的微粒到达嗅区黏膜,并溶解于嗅腺的分泌物中,刺激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这些冲动经过嗅神经、嗅球,传到大脑嗅觉中枢而产生嗅觉。
据测定,人的嗅黏膜上约有1000万个嗅细胞,它们是嗅觉的感受器。每个嗅细胞靠近鼻腔的一侧又有6~8根嗅毛向鼻腔伸长,因而可以捕捉到微小的气息。
嗅觉是人体感觉系统中最为精致的部分,“闻香识人”表明,人能够识别并记住某种气味。百合淡淡的清香可以唤起我们对郊游的美好回忆,难闻的气味也会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嗅觉不仅让人的感受更加细致入微,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对感知周围环境、更好地生存也起着重要作用。
多种疾病可使嗅觉失灵
阻塞性嗅觉下降 鼻塞使气流不能上达嗅区,如颅前窝骨折、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和鼻肿瘤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多导致双侧嗅觉下降,鼻乳头状瘤和鼻腔肿瘤则多为单侧嗅觉下降。
神经性嗅觉下降 药物、污染气体损伤嗅区黏膜和嗅神经,可引起嗅觉退变;嗅沟脑膜瘤位于嗅沟(即嗅神经所在的位置),通常最先侵害嗅神经及其纤维,引起嗅觉下降。